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节(1 / 2)





  晒干以后还要给玉米脱粒、豆子脱壳,这些都要靠纯手工完成。

  这些重体力活大人都吃不消,更何况是孩子。

  苏青梨心疼家里人,更是频繁的从自己的别墅里拿出食物给大家补充体力。反正有奶奶在,她完全不需要担心家里人的怀疑。

  一直到种完麦子,地里的农活才算告一个段落,但是唐秋英依旧不能闲着。

  队里的鸭子进入了产蛋高峰期,唐秋英每天忙照顾鸭子、清理鸭圈、还要腌制咸鸭蛋,根本就没有一丝空闲的时间。

  苏青梨的小黄鸭每天都会产一个鸭蛋,她都攒起来,让妈妈帮她腌成咸鸭蛋,或者是做成松花蛋。

  松花蛋的做法苏青梨是不会的,只是依稀记得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制作需要的一些原料。

  唐秋英按照她说的,摸索着试验了几次,居然真的做出来了。

  松花蛋的数量不多,苏青梨就留下给自己家人吃了。

  就这样忙碌到年底,生产队又开始核算一年的分红。

  今年队里多了鸭场这一项收入,分红的时候苏家一大家子比去年多分了三十块钱。

  不要小看了这三十块钱,要知道苏家一家子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也不过几块钱。

  不过这些还都不算什么,真正让苏家人兴奋的是家里的其他收入。

  家里的两头猪,长势特别好,尤其是苏青梨当时挑的那头小花猪,足足比另一头猪重了二十斤。

  两头猪送到收购站,卖了九十块钱,比去年多了二十多块钱。

  今年家里收入的大头,还是卖挂面挣来的。苏安富扒拉了几下算盘珠子,给大家报了帐目。

  “今年卖挂面,咱们一动挣了二百三十块钱。”

  其实是挣了四百多块钱,因为做挂面的面粉都是苏青梨在她家的别墅里拿出来的,根本就不需要成本。

  但是奶奶还是把成本费扣出来,把钱给了苏青梨。

  所有的账目都算清了,苏家人都不免激动起来。经过这一年的努力,被苏安平结婚偷偷花掉的那笔钱终于又挣回来了,甚至比以前还要多。

  “娘,那我们今年盖不盖新房?”

  王巧慧最是兴奋,她马上就要生孩子了,家里有钱她也就不慌了,她儿子生下来不用吃苦,比什么事都重要。

  手里有了钱,王凤春倒是不着急盖房了。

  “原先家里的打算是把主房推倒盖五间大瓦房,你们兄弟几个一人一间。现在老四分出去了,我寻思着咱们今年盖房在队里太招眼了。不如再等两年直接给你们三兄弟每家盖三间房,这样你们住得也宽敞。”

  苏安生很是赞成他娘的话,虽然今年队里的收入好,家家分红都比去年多。但是就像娘说了,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盖房子,大家也会犯嘀咕。

  这么一商量事情就定了下来,王凤春还有别的安排。

  “你们也看出来了,家里今年最大的一笔收入就是卖面条的收入,这个主要是你们大嫂的功劳,当然你们几家也都出了力了。”

  唐秋英笑了笑,“娘,你不用说了,都是一家人,分什么功劳不功劳的。”

  王凤春觉得要说清楚:“这样,从明年开始,做面条的收入分成十份,我拿三份攒起来算是咱们一家子公中的。其余的,老大家三份,你们两家一家两份,这钱那你们各家想干什么我就不管了。”

  “娘,你这是干什么?”苏安生不同意,“咱家又没分家,这钱还是交给你保管。”

  王凤春心里明白,这笔钱本来就是一家人冒着风险挣来的,虽说没分家,可是谁不想手里有几个私房钱。她可不糊涂,不想等到一家人因为钱离心的时候再来说这事。

  “老大,这事听我的。咱们这个家早晚也是要分的。只不过现在你们各家的孩子都小,需要互相帮衬。再加上现在家里没房没钱的,分家只会越分更穷。不过现在好了,咱们有了赚钱的路子,日子总归会好起来。”

  苏青梨很是佩服奶奶,人都是有私心的,这么一大家子不分家在一起过日子,不可能没有一点磕碰。

  卖面条虽然赚钱,但是这大半年以来,都是她妈主动在操心。二婶和三婶虽然会跟着帮忙,但是明显没有那么上心。

  现在奶奶提出分红,钱直接分到她们自己手上,苏青梨不信她们不主动,这样一来也能让她妈轻松一些。

  果然,王凤春的话让王巧慧和刘兰香心里都是一喜。

  王巧慧和苏安民两人都爱吃,结婚以后家里没有孩子,两人手里的钱就都被他们大手大脚花光了。她原本还正发愁孩子出生后怎么办,要是分了私房就好多了,她虽然怀孕了,但是也可以督促他们家安民多干活。

  刘兰香更不必说,她手里没钱,去娘家她娘都不给她好脸色。现在要是有了私房,怎么也能宽裕一些。

  刘兰香却忘了,她家里真正掌管钱财的从来不是她。

  事情定了下来,苏家今年过年也热闹了许多,年夜饭都比往年丰盛。

  苏青梨从别墅里拿出了好几样卤味,再加上家里杀猪留下的猪肉、排骨,摆了满满一桌子。

  晚饭做好了,苏青梨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她想到了叶白杨,一想到他孤零零一个人守在冰冷的屋子里就觉得心疼。

  “奶奶,我想让叶白杨来我们家一起过年。”

  这一年,叶白杨和苏家的孩子经常来往,大家对他的印象也不错,王凤春更没有反对。

  “去吧,那孩子一个人过年也太冷清了,来咱家热闹。”

  几个孩子和苏青梨一起去叫叶白杨,把他家的院门拍得“砰砰”响。

  “叶白杨,开门、快开门……”

  许久,叶白杨才出来开门,他的眼圈红红的,一看就刚哭过。

  苏青梨装作没有看到,“白杨,我奶奶请你去我家一起过年,你还没做饭吧,快跟我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