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8章(1 / 2)





  于是,王玫一脸复杂地看向那位走得满头大汗的胖子。浑身上下无一处不圆,就像发酵起的面团似的,这“面团团”的绰号真是贴切极了。不过,这当爹的怎么就那么偏心呢?便是再聪明伶俐,李世民也不该将魏王李泰宠成这模样。不是说时下的文人士子都须得习君子六艺么?就魏王李泰这般的重量,马能载得动他?他能拉得动弓箭,射得了猎物?礼乐射御书数,光是“射”、“御”两艺,他就妥妥的不及格罢!

  李承乾、李泰、李治这嫡出的三兄弟,若单论外貌,绝对是李治胜出。若论性格,两位当哥哥的低情商扭转不过来,那也果断是晋王李治胜出。

  王玫王九娘忽然觉得,夺嫡一事确实不需要做什么了。只管将看不顺眼的人都推到太子一派或魏王一派中去,看他们狐假虎威起高楼、看他们大厦倾覆楼塌了就够了。譬如,元十九正钻营着入太子一派,而崔泌为博得文名投向魏王一派——兵不血刃,便是如此了。

  几位忧心妹妹的兄长过来探望,都很是说了几句怜惜安慰的话。太子更催着两位小公主尽快回宫,却被真定长公主婉言留了下来。魏王则出言安慰妹妹几句,又道已经遣人去禀报自家阿爷。这些兄长与晋阳公主、衡山公主都没什么话可说,便又陆续离开了。只有晋王,等着兄弟们都走了,这才走近前仔细查看妹妹们的神色。

  “幸好发作得并不重。”他舒了口气,又向真定长公主行礼道:“多亏姑母照料。”

  “九郎,你且回宫去,告诉阿兄,我将兕子、幼娘留下来住几日。”真定长公主接道,“我近来请了几位有名的道医、佛医,本想送他们进宫给阿嫂瞧一瞧,如今却正好试一试他们的医术。若能将兕子的症候调理得好些,想必阿嫂那头也更有把握。”

  李治怔了怔,惊喜道:“……姑母……也只有姑母……”他半晌也说不出话来,神情极为复杂。真定长公主仿佛听出了他的未尽之语,叹道:“谁都盼着阿嫂好,我也只是尽力而为罢了。你们兄妹两个身子也虚弱些,一起调理调理罢。”

  ☆、第一百二十六章 觐见帝后

  初夏时节,日光浅淡,清风徐徐,正是漫步踏青、寻欢作乐的好时候。长安城的世家高门或游畋射猎,或击鞠赛马,或登山望远,或闲游寺观,或饮宴歌舞,仿佛一夜之间便格外热闹起来,各种活动层出不穷。不但大大小小的世家里,各类饮宴邀约帖子与名刺垒得如同小山一般高,投文卷的士子们也开始四处奔走,拼尽全力在文会中扬名。

  当然,有格外好热闹的,便有独爱宁静的。

  自从生辰宴之后,真定长公主便闭门谢客,连同在别院消夏的郑夫人也深居简出起来。小郑氏、清平郡主、李十三娘与王玫更不必说,亦都在别院中侍奉阿家。崔渊则照旧只往来于王家,每日早出暮归,生活十分规律。便是崔滔,也全心全意地追寻起了药王的踪迹,再未流连那些烟花之地。

  如此这般过了十余日,这一天清晨,别院内门之前终于又响起了车马之声。三辆厌翟车并金顶朱轮车、翠盖朱轮车,以及牛车、仪仗卤簿等都已经准备妥当。数百精干护卫与部曲静静牵着马侍立在侧,另又有数百侍婢捧着各色用具,垂首静立在牛车边。

  “这么些日子不见你们,怕是阿兄、阿嫂都想念得紧罢。”真定长公主揽着晋阳公主、衡山公主缓步走来,满脸欣慰的笑容,“兕子的气色确实好了不少,我总算不曾辜负他们的托付。”

  “儿也觉得身子都轻盈许多。这几日,就连绕着湖边走上一圈也不觉着累了。”晋阳公主笑道,“姑母寻得的道医、佛医果然都是高人。若是阿爷见了,一定很是欢喜。兄长姊妹们也不必为阿娘的病情日日忧心了。”

  “待阿娘身子好些,儿便劝她来姑母的别院中住上一段时日。”衡山公主接道,“只要姑母不嫌弃,便是让儿天天都在这里住着不出门,儿也愿意呢。有表嫂们、外甥、外甥女们作陪,便足够了。”

  “若是阿兄答应了,你们尽管随时过来就是。”真定长公主回道。

  旁边王玫、李十三娘等听了,含笑对视一眼,自彼此的目光中寻出了些许无奈。两位小公主并不是难相处的性子,一个沉静一个活泼,年纪也不大,正是看着都可爱的时候。不过,无论如何,毕竟是出身尊贵的金枝玉叶,便是与她们顽得不错的崔蕙娘、崔芝娘也需得事事小心,崔简、崔韧两个小郎君则更是拘谨了不少。而她们这两位表嫂,不仅需得陪着顽耍,还需陪着说话,又得顾虑晋阳公主的病情,亦是心力交瘁不堪。

  虽说得两位小公主青睐自然是好事,但小住甚至常住之类的事,她们俩仍然希望不会变成现实。当然,这也不由得她们决定。又或许,与公主们相处得久了,说不得她们也会渐渐放松下来了。

  姑侄三人笑盈盈地登上一辆厌翟车,又请了郑夫人同坐。王玫侍奉青光观观主,与崔简一同坐了金顶朱轮车,李十三娘带着崔蕙娘、崔芝娘、崔韧坐了翠盖朱轮车,其余佛医、道医坐了马车或牛车。崔滔、崔渊骑马跟随在车队旁边,一路护送。别院中的崔家人几乎是倾巢而出,只留下小郑氏与清平郡主看顾诸事。

  只是,没走多久,崔渊便弃了马,进了金顶朱轮车内。众目睽睽之下,他也并不觉得坐马车有失体面。倒是崔滔见了,却不好效仿,只能独自一人拨马跟在厌翟车旁边,眼不见为净。

  金顶朱轮车里,王玫与崔简见崔渊进来了,自是觉得欢喜。青光观观主则有些意外,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你确实从来都不在意外头的物议。如今都要入仕途了,却也不知这脾性到底好是不好。”

  “让姑祖母忧心了。”崔渊笑道,“物议之说,只在当在乎时在乎,便足矣。否则,束手束脚,不得自由,反倒是拘得人难受。”在乎之人所给的批评,或者言之有物的指点,才需要在意。若是事事都看他人眼色言论行事,定然苦不堪言。有了狂士的名头,他可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于仕途当然有益无害。

  崔简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悄悄将自家阿爷的话记住。他从来都将自家阿爷奉为圭臬,也一向是位好学生,懂得学以致用。但凡有什么新道理,他必定要自己揣摩一番,得了领悟才会去询问阿爷与母亲。

  “四郎可是忧心一会儿觐见皇后殿下之事?”王玫说得有些委婉。虽然晋阳公主的病情有了起色,众人也多了几分信心。但是,为长孙皇后治病毕竟不同寻常。若有差池,教天家父子几人期待太高落差太大,恐怕所得的风险也相当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