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章(1 / 2)





  不仅是西医的任课老师们震惊,就连陈正这个中医教授都震惊了。

  夏小婉心里也略震惊,这个消息实在是太突然,她来之前根本都没想过。但震惊之后,就是激动,没想到朱校长竟然会开中医系。

  “朱校长,我不否认中医确实有一定的用处,但现在大环境下,中医根本就没有多少学生愿意学。只学单纯的中医,七年,根本就学不出什么!”

  “能的!”夏小婉脱口而出。

  众人的目光突然集中在她的身上。

  夏小婉的心跳加快,如果燕京医学院能用中医系,她当然愿意看到。

  她稳了稳情绪,冷静的说道:“清末有个很著名的中医,叫做张熙纯,年轻的时候,原本是打算考状元的,学医只是爱好,但他真正开始专研中医,也就几年的时间,一边给人治病,一边学。二十多岁就有不小的名气……这些,是我在卢院长的研究资料里看到的。既然人家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就能如此,更别说咱们是学校了。”

  上一世,关于爷爷的事迹,她记忆深刻。这些也是自己的父亲告诉她的。她的父亲也是一个喜欢中医,对中医颇有研究的名医。把爷爷当做目标,所以她知道,当年爷爷是如何学医的。下午在查卢院长资料的时候,也正巧看到。

  陈正点点头附和道:“卢院长的研究资料里确实有这些,当初也只是把这个当做轶闻,激励学生,可就算这是真的,也只是极个别,至少这位张熙纯,是著有《医学录》的名医,他是天才。”

  夏小婉摇头,“他的学生们,大多数也只学了两三年。大多数,最后还是成了名医。”

  陈正回忆自己长辈的经历,确实,他的长辈也说过,有幸跟随张先生学习三载。他当时只以为自己的那位长辈是带技学习,也从没想过自己的长辈是从未接触过中医的情况下学习中医。

  “那些都是历史传闻,太久远,谁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中年妇女摇头。

  夏小婉扬起唇角,“那么我呢?”

  至少,在这些人跟前,她很年轻,会觉得她学医的时间不长。

  中年妇女错愕了一下。

  夏小婉说道:“其实,除了学习中医基础外,最重要的是学思路。跟其他学科一样,都需要自身多思考。书本上的知识,终究是死的,药方,可以多变。我就举个最近的例子。当初跟东京大学交流团比赛的时候。明明,大伙儿开的都是大承气汤,大承气汤也确实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但事实所表现出来的,患者没有泻下。并不能说开错药了。当时我就加了一味威灵仙,因为患者受寒,虽然伤寒是好了,但剩余的寒气还堵塞经脉,导致气机不通,药力不能发挥。当时我说了之后,有些同学想给对方的患者也用威灵仙。但那个伊藤隼人,用了柴胡和生麦芽,因为对方那位患者的病因是在伤寒之前,生过气。是肝气瘀滞,说白了就是一个举一反三。”

  在座的各个老师的脸色大变,震惊不已。

  他们是听说医学院胜了,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获胜的学生,只是完全不了解当时是怎样的过程。

  “所以那个伊藤隼人,很厉害!”夏小婉补充道,“至少教伊藤隼人的人,用对的方法,让伊藤隼人的思路,没有封闭!”

  朱校长笑眯眯的看着夏小婉,又看着所有低头沉思的老师,果然把夏小婉叫来,是堵对了。

  他就说嘛,一个如此出众的年轻人,不可能没有特别之处。

  最终,还是老师的问题。

  照本宣科大家都会,主要的还是如何教学生。

  要是中医老师都说,大家看《伤寒论》,看《黄帝内经》,看《本草纲目》,识字的人都能看里面的内容,还要老师做什么。

  自己自学不就得了。

  他们是教师,是教授学生知识的。有一个启蒙的作用在里面。

  中医,对于外行人来说,确实很神秘,但是学对了,学好了,其实还不是那样。需要举一反三,需要基础扎实。

  “那么,大家认为,是不是该开中医系?”朱校长笑呵呵的说道。

  众位老师依旧沉默,面色严肃认真,是否开中医系这个问题,必须得严谨对待。

  “唔……看来大伙儿现在还没法定下来,这么着吧,现在也完了,大伙儿先散了,回家好好想想,过段时间咱们再投票!”朱校长最终说道。

  既然朱校长已经发话,众人也就告别离开。

  朱校长叫住夏小婉,问道:“夏同学,你觉得应该开中医系不!”

  “当然应该开!”夏小婉想都不想就回答。

  这可是她的愿望。

  她重生了,当然也希望继承爷爷的意志,让中医传承下去,学校开设中医系,实在是太重要了。不管怎么说,在学校系统的学习中医,比自己研究学得快多了。

  陈正这时候还没走,笑呵呵的说道:“老朱,咱们这回可是捡到宝贝啦。不管怎么说,我支持开中医系,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支持!”

  朱校长目光闪烁,中医系,不论如何也要开的!

  ☆、第69章

  这次叫夏小婉过来,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医学院的教授讲师们有个清晰的了解。毕竟,学西医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很不屑中医的。

  只是没想到,朱校长甚至都没跟夏小婉说,夏小婉就如此上道。

  学校的这些领导,除了是学西医的之外,更多的教师,既然是教师,那就不能以自己片面的经验来决定一个项目。

  特别是开中医系这种大事。。

  二十几年前,燕京医学院是有中医系的,只是后来没出什么成绩,在中医系的学生最后从事的行业基本上都是跟医院无关的。后来招生的时候,生源也越来越少,所以才取消了。只把中西医结合这一个专业保留。

  现在要重开中医系,首先要考虑的,还是生源。

  毕竟,这个社会,太过于现实,一个孩子,被养大,考了个好学校,父母也希望他们出人头地,而不是学了之后根本就没用。

  如果开了中医系,是不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有所得,能保证就业率。如果开了中医系,老中医们,愿不愿意来学校任教。如果开了中医系,老中医们,是否会把自己所会的,全都交给学生。

  他们学校目前,也就三个中医教授,这一切,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朱校长潜意识的拿起自己已经用了十多年的烟斗,点上烟,吧嗒吧嗒了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