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第108节(1 / 2)





  fwt成立至今22年,一共只有17名运动员拥有五星资格,现役的单板滑雪运动员只有4名,作为真正的头部选手,每年的比赛冠军也只会在他们中间诞生。

  四星就有一百多人了,现役也有2~30人。

  五星运动员就是野雪极限运动的王者大佬,是每一个酷爱这项运动的人,挂在嘴里,并且津津乐道的存在。

  杭峰回忆着这些资料,能够感觉到随着自己的年龄增大,接触的世界也变得更加宏大而瑰丽,“x-games”“fwt”这类非常规比赛的赛场,他以前根本就接触不到,如今却已经走在前往这些赛场的路上。

  这是一条另类、独特,但同样光华绽放,让人目眩神迷的赛场。

  缆车到顶,上一组的选手还没有比完,平台上乱七八糟地摆了很多的椅子,地上的雪化了又凝固,与泥土融出泥泞的颜色。

  一团厚厚的云正在追赶太阳,工作一天已经面露疲态的裁判望着天空,再一次催促道:“下一组准备了,快快快!”

  比赛的进程明显被拉快了。

  原本三~五分钟才会放第二组的选手出发,如今变成了一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上一组刚刚滑出障碍区,下一组就出发了。

  杭峰以为上山后,自己可能还要等待半个小时的时间,很是忧心轮到自己时候的天气。

  没成想,不到十分钟,自己已经被叫着准备上场。

  杭峰听工作人员说:“天气预报有暴风雪要过来,你们比完赛也赶快下来,我先把桌椅收进去。”

  裁判点头,脸色难免愈发焦急,再又一组出发后,他看着胡须大哥和另一个本该和他同时出发的选手,再看一眼杭峰,说:“你们也听见了,马上就有暴风雪过来,风已经吹过来了,再等下去恐怕有点危险,就三个人一组吧。”

  大家都没异议。

  这个赛道本来就是可以装下四个人同时比赛,不过才三个人而已。

  胡须大哥对杭峰招手,笑开有点黄的牙:“来我这边儿,不用着急,短时间内暴风雪来不了,不过路上估计会有风,你滑慢点注意安全。”

  停了一下,说:“要不你跟在我后面吧。”

  杭峰还没什么表情,裁判却欲言又止地多看了胡须大哥一眼。

  后来裁判怕这位胡须大哥在前面挡着碍事儿,便行使裁判权利:“杭峰你站这边。”

  裁判叫的是杭峰的名字,而不是97号。

  好在即将上场的三个人谁也没留意。

  而且这位裁判对杭峰的实力有些认知,担心他滑的太快追上前面的人,这一次足足等了三分钟,等得胡须大哥脖子都快转疼了,才开口喊道:“预备!”

  杭峰的双脚已经踩在雪板上,稳稳地横在雪坡旗门的后面,听见声音他将雪板迅速拧动到出发的角度,并且将身体微微弯下。

  身边两名选手也是有模有样地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短暂的安静后,裁判一声令下:“出发!!”

  杭峰身体一拧,同时往上一跳,雪板就带着重重的惯性,笔直冲向斜坡,向下滑去。

  第60章 极限野雪挑战赛(二)

  起始速度并不快, 杭峰弯下身压风,在这个过程里,速度很快就达到了20迈,第一个障碍也出现在前方。

  膝盖和脚腕同时用力, 精准的用刃, 滑雪板向内刃压去, 轻松就在雪面上压出一个弧形, 绕过障碍, 滑到了前面。

  也就是不到十秒的功夫, 杭峰便全面领先,并且越来越快。

  不愧是职业级别的选手啊。

  裁判拉长了脖子看的投入, 完全顾不上那逐渐刮大的风掀起他的衣摆, 目光流转在杭峰的背影上,不得不赞叹一声, 这姿势就是标准!

  就是漂亮!

  颀长的身体,即便穿着厚厚的滑雪服, 也遮挡不住这身体的比例,更出色的是他滑雪的姿势,稳定的像是双脚焊在了雪板上, 但却又看的出的放松。这说明他对板上姿势的训练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犹如吃饭喝水一般的从容自在。

  在今天的赛场上, 拥有这样背影姿态的人并不多,每一个都是他们事先就开会了解过的优秀职业运动员。

  没有一点例外。

  职业的和业余的社会选手差距真的太大了。

  杭峰接连绕过两个障碍,很快从出发点就再看不见了,裁判意犹未尽地收回目光,暗道一声惋惜。

  真羡慕此刻可以在监控室里,通过无人机看比赛的同事。

  现代科技的产品, 无人机从杭峰出发开始,就紧紧跟着杭峰飞行,螺旋桨搅起雪花,所有人通过电视屏幕,都可以看见那个驰骋在雪道上的少年。

  轻松写意的姿态,能够看出他对滑雪这项运动掌握之深,是只有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够达到的水平。

  他熟练的用刃,轻松地绕过一个又一个障碍,速度始终在增加,板尾扫起的雪花就像一层薄雾笼罩在他的身上,恍惚间,仿佛看见了一只黑豹在雪地上奔腾。

  “哇哦!”

  骤然间,观众席上有人发出惊呼。

  原来画面里的少年没能避开前方的障碍,而是笔直地撞了过去。

  是因为太快来不及了吗?

  快停下来!别摔下去了!

  担忧的声音卡在喉咙里,还没等叫出来,就看见少年从嶙峋的山石上飞出来,破开一团迷雾,身影变得格外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