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98节(1 / 2)





  没摔。

  但落地不干净。

  而且速度再一次丢失。

  余乐都还没有为自己惋惜,裁判们却都惋惜地怪叫了一声:“哎呀!”

  “可惜了!”

  “这个不该丢分啊!”

  看见这一幕的裁判忍不住发表自己的观点。

  他们以余乐在预赛和前半截表现出的实力作为标准,参考余乐的可以轻松完成的难度,顿时一片遗憾。

  这个动作,余乐确实应该完成的更好。

  为什么没做好呢?

  应该是心思太多了吧。

  余乐只能这样想了一下,就赶紧清理自己胡思乱想的大脑。

  上一个跳台,哪怕他在心里咆哮,哪怕他坚定的一往无前,但在这个过程里,他确实生出了犹豫。

  犹豫让他的动作不够干脆,让他的用力点也变得不清不楚,用他跳水教练张建坤张教练的话说,“脑子里都胡思乱想什么呢?是平时的训练不够吗?就不能相信身体的肌肉记忆?跳就完事了!”

  或许是决赛,也或许是今天的第一滑,余乐太想滑好了,从进了决赛开始,他知道自己脑袋里的东西多的不正常。

  如果说一切都按照计划,完美的完成,还好。偏偏这一路滑下来,他因为速度苦恼,因为错过弧线桥苦恼,甚至因为失误,心跳加速,脑子混沌,而彻彻底底地影响了比赛状态,让他在一个基础的跳台动作上都出现了失误。

  就像一个新手。

  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新人。

  一点都没有老运动员的沉稳,慌乱的比个孩子都不如。

  太糟糕了!!

  好在余乐到底是一个老运动员,而且有着很多参加国际比赛的经验,哪怕不是同样类型的比赛,他确实比其他人更擅长处理自己的比赛状态。

  不想了。

  不去想刚刚的失误,不去想等会儿可能拿到的分数,至于裁判会怎么看他,柴教是不是会骂他,更不要想。

  冷静下来,余乐。

  丢掉已经过去的“包袱”。

  你可以的!

  这样的心里安慰说起来很长,但现实在余乐的脑海里,不过是倏然一转的功夫。

  不需要美好励志的形容,也不用去想前因后果,余乐脑海里的概念更加的直接干脆:没摔就行,继续干!

  不是破罐子破摔,罐子还没破呢。他努力点儿,肯定能找补回来。

  还要加油!!

  第二个跳台已经在眼前,速度没有明显的加快。

  因为在第一个跳台落地的时候,余乐那带有小失误的落地,再度让他丢了速度。

  那么这个跳台怎么办?

  完成翻腾和转体这样的技巧有点勉强。

  那就……

  余乐也是干脆,当断则断。

  这个跳台他放弃了。

  他必须要追赶速度,把最大的希望放在第三个跳台,只要他的速度可以再度上到60迈,只要……

  来到第二个跳台,身体被抛飞了起来。

  余乐这一次没有做翻腾动作。

  空中时间肯定不够,他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身体转回正面。

  转体一周半就够了。

  余乐脑袋还算清醒,也必须清醒计算自己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挑战是什么。

  只是单纯转体一周半太简单了,他还得加点什么。

  抓板的技巧在脑袋里一闪而过,他也想过劈横叉这样的动作,他觉得裁判和观众好像都还挺吃这个动作。

  但最后,他统统都没有选。

  在飞上半空,身体做出一周半转体的同时,他选择了抓同侧板内侧的抓板方式。

  这个动作又叫做【日本抓板】。

  右手从膝盖的后方,擦过小腿,在扣住右侧滑雪板内侧的同时,因为距离更远,角度刁钻等问题,他的重心必须靠后,因而在他的手扣住同侧板内侧的同时,他被抓住板的那条腿必然会被拉的往后一提,向上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