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古代科举之路第39节(1 / 2)





  苏秀才身量比秦遇高一个头,一身豆绿色衣衫,眼神清澈,看着显小,但据他自己说,其实他已经十九岁了。

  苏秀才跟秦遇在院子里坐下,面色有些苦恼:“未及弱冠不束发,好多人当我十四、五岁呢。”

  秦遇的目光仔细扫过他的脸,重点在眼睛,时人早熟,尤其是读书人。苏秀才的眸光太明净了。

  短短一番交谈,秦遇就差不多摸清苏秀才的性格了,家境殷实,且因为是幼子,家中娇惯了些,但不是什么大问题。总的来说,苏秀才是个很不错的舍友。

  他们安顿下来,等了两日,所有学生入学,府学就正式授课了。

  与县学相比,府学的教授和学正人数翻了一倍。府学里除了讲解经义,律法,算学,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策论。

  策论是什么呢,字面意思来说,就是向朝廷献谋献计。

  既是如此,那么内容就得言之有物,最好引经据典,以史论今,然后问题就绕回来了,平民学子哪里看到那么多藏书,了解那么多历史呢。

  就算以上的问题解决了,学子还要了解当下政治局势,这是重中之重,不然要是犯了什么忌讳,别说科举了,现有的一切都会失去。

  可是古代信息不发达,要了解当下的政治民生,实在有些难度。

  秦遇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平民学子年纪轻轻可以考上秀才,但是到死都不一定能考上举人。

  一部分是越往上走,科举会自动剔除死读书的人,而另一部分会剔除没背景,天赋又不是特别好的普通学子。

  世家大族要传承,可朝里的官位就那么多,他们自个儿都不够分,要不是皇权压制,他们巴不得废除科举制。

  秦遇意识到脑海里的念头不对,甩了甩脑袋,把杂念甩出去。

  因于此,他心中也对戚兰颇为佩服,戚兰二十出头就能在乡试中榜上有名,可不仅仅是运气而已。

  秦遇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学习,因为廪生包吃住,免学费,所以他平时生活并没有多少花费。

  但是很快他就知道他想岔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多了,来来往往,结伴同游,银子像流水般花出去。

  他怎么知道?

  当然是苏秀才说给他听的。而且从苏秀才的只言片语中,秦遇还发现,苏秀才好像被人当成了冤大头。

  你说结伴出游,要么aa,要么你请一回,我请一回,大家有来有往才对吧。但是苏秀才请个七八回,别人才请一回。

  这就算了,平时交谈还暗戳戳排挤苏秀才。偏偏苏秀才无所察觉,乐呵呵的跟人称兄道弟。

  而且,也不知是不是有了苏秀才这么一个前车之鉴,有些人也把注意打到同样年龄小的他身上。大部分都是在府学念了两三年的老油条。

  这是人家的地盘,秦遇不敢明着反驳,就做出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样子。

  每次人家找他,他都推说要念书。

  苏秀才私下还劝他,让他不要整天待在屋里,别把人读傻了,也像他一样出门交际。

  秦遇看着他那副傻白甜的样子,委婉劝道:“苏兄,你我既为舍友,我就多嘴一句,你家里托关系把你送来府学,是为了让你多学东西。交际什么时候都可以,但念书就这么几年好光阴。”

  “不然你回忆一下,自你进了府学,学问可有增长。”

  苏秀才乖乖照做,结果没一会儿脸色就白了。因为他发现,他的学问不但没有进步,连以前学的东西都不太熟悉了。

  他是擦着线上的榜,跟严青那种被身体不适影响,才没考出好成绩的人不一样,苏秀才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才摸到了榜单的尾巴。

  他想着来了府学,多结交些朋友,以后一起探讨文章,他会进步快些。

  秦遇见他心里有数了,就不再多言。

  有些东西点到即止,说多了,不但可能惹人生厌,说不得还会给自己引来是非。

  秦遇装书呆子的计划很成功,结果太成功了,引得府学里几位比较古板的学正喜爱。平时逮着他,就给他灌输那些酸儒思想,每次必劝他丢掉算学。

  他们认为算学掉价,忒俗,一通严厉批判。

  秦遇真是使出了全部忍耐力,才没有不礼貌的走人。

  他觉得他好像猜到一点为什么戚兰不愿来府学的原因了。

  府学的权利比县学权利大,外面百姓见了要示好的秀才公,到了府学也得弯腰低头,这无形之间,会助长府学里一部分心术不正的人员的气焰,就连食堂的打饭工都牛气轰轰的。

  再加上府城官员一般对府学人员礼遇,时间久了,有些人自然就容易闭门造车,自视甚高。

  当然,论学问大部分教授是很好的,府学的先生也是有很高的门槛,只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再者安逸使人堕落,咳咳,秦遇打住这个想法,每个人的自制力不一样,有自律力好的,肯定也有差的。

  比较下来,县学的教谕是举人,总有秀才值得学习的地方,平时处好关系,上门讨教,教谕也不会拒绝。

  当然了,值得秦遇学的有很多,再加上有才艺课,秦遇觉得一些小瑕疵还是可以忽略。

  可能是受以前古装剧影响,秦遇对古琴很有好感,还幻想过自己弹琴的样子,心里偷偷美。

  然而等他真的接触到琴了,他才发现理想跟现实的差距。古琴需要指腹按压琴弦,时间久了,手指就会受伤。

  据教他们的老师说,经常弹琴的人,指腹都会有茧,那是经年累月磨出来的。

  秦遇倒不怕吃苦,只是他按照老师教的弹奏,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有时候还会把老师带偏,后来老师私下委婉暗示他,府学的才艺课有很多,你可以多尝试。

  秦遇内心囧囧,不过也没办法,他确实没那个天赋。

  后来他选择了练习射箭,为了写好毛笔字,秦遇以前特地训练过腕力,所以练习射箭时进步飞快。总算让他找回了一点自信心。

  同时,他还把下棋捡了起来。文人雅客聚会,不外乎就是吟诗作对,投壶下棋,音乐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