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1 / 2)





  “李大哥,昨天我家老爷在你们府上吃过豆腐之后,觉得十分美味,今天就让小弟出门来寻,可这小兄弟说这豆腐都是送你们府上的,您看……”昨天在李府品尝过豆腐滋味的一个富户家的管家为难地看着李泉说道。

  “各位,实在对不住,这豆腐不是经放之物,要新鲜着吃才行,虽说府里的厨娘按照这临家小兄弟告诉的方法用油炸了一些,但我家老爷、少爷和几位小少爷都喜欢吃这白嫩嫩的新鲜豆腐,我也正是要出门寻这临家小兄弟,没想到你们就一起来了!”李泉也很为难,这老临家的豆腐的确是好吃也不贵,但老爷和大少爷油炸的豆腐也喜欢吃,更喜欢吃这新鲜送来的。

  “那可怎么办呀?刚才他们说今天的豆腐已经全卖完了,要吃只能再等到明天了,可我家小少爷昨夜吃了一次老爷从李府带回去的豆腐,非吵着还要吃,这一早上都把我家老夫人和夫人急得团团转,李兄,要不你就先给小弟一块,也让我家小少爷别再闹了,明天再让他们把豆腐送孙府,钱不是问题!”孙府的管家愁眉苦脸地说道。

  “这个……好吧!两位小兄弟,麻烦你们明日多做一些豆腐送到李府来,府里人多,怕是每日都要三大板子豆腐。”自从福安镇首富孙懋跟着原来的张县令一起获罪之后,李府如今就成了福安镇上最有钱的人家。

  “还有镇南的孙府也要三大板子的豆腐!”

  “镇西的周府要二大板子的豆腐!”

  “镇北的叶府要三大板子的豆腐!”

  ……

  不一会儿,李府门前聚起的各府管家越来越多,而李泉让小厮拿来纸笔,读过书会写字的临青云将各府的地址和需要豆腐的数量全都一一记了下来,而那些管家也都学着李泉先付了定金。

  只是这临青云和临青飞两兄弟兴高采烈地拿着这张记满地址和豆腐数量的宝贝纸张回到家的时候,得到的却是临远山和临忠国的一顿训斥,一下子二十大板豆腐,别说一夜之间做不出来,就是现去买黄豆也来不及了。

  “阿爷,钱都收了,咱也不能给人家退回去,那都是镇上的大户人家,咱们可惹不起!”临青云和临青飞在临青海心里一直都是最稳重和最谨慎的,没想到这次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生意是招揽来了,但也给老临家出了一个大难题。

  “爹,黄豆倒是好找,石膏粉咱们也有,可这压豆腐的板子也不够呀,而且咱们一家人就算一夜不睡也就能做出七大板子豆腐,这二十大板子豆腐可是一千斤呢,再说咱那小店也不能不开张呀!”临忠国一时也没了好主意。

  “阿爷,爹,没什么可为难的,现在还不到晌午呢,早上我听菊花姐姐说,大山叔和虎子叔都在家呢,他们一个会木匠活儿,一个有力气,咱们出钱请他们帮忙不就好了。还有,孙婶子,马大娘、赵婶子她们都在家呢,也可以请她们。”云州这边因为气候原因,春耕一般在阴历三月前后,现在田里并没有多少活儿。所以,临青溪觉得不如请一些关系不错的村里人来帮忙。

  “溪丫头这主意不错,先把眼前这一关过去再说,大山、虎子他们都是可信的人,相信也不会把咱们这豆腐之法说出去。”叶氏也觉得临青溪的主意不错。

  于是,临忠国亲自去请临大山和临虎,临远山又让穆氏去请了孙氏、马氏和赵氏到家里帮忙,同时自己又去了族长家借石磨,其他的人有的去找木材,有的去河边打水,有的再去买黄豆。

  等到晌午饭过后,老临家聚了不少人,请的没请的全来了,都是一个村的,临远山也犯了难,家家日子都不好过,他一时也用不了那么多人,这可怎么办呢?

  “远山叔,你们家发了大财,可不能把乡亲们都给忘了,再说,咱们都是一个族的,您家的老祖宗不就是咱们临家村的老祖宗,这做豆腐的方子您可不能独吞!”围观老临家的人群中,钱氏妒忌尖酸的声音尤其响亮。

  “是呀,老叔,这都是一个村一个族的,那方子说不定就是咱临氏一族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也不知怎么就到了您的家中,大家活得都不易,您要是自己个儿藏私发大财,是不是有点亏心?”平时与钱氏关系不错的曹氏不忿地说道。

  “瞎说啥呢!就你们两个婆娘多嘴,那豆腐方子是老临家的,你们谁都别给我起歪心眼!”临家村的人一向老实本分,但就是外来的媳妇事情多,村里的是非也就跟着多了起来,不过族长临仁义一直都拎得清。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二十八章 让出秘方

  钱氏和曹氏的话虽然不好听,但其实也说到不少村民的心坎里,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老临家如今得了老祖宗一个做豆腐的方子,这才两天就在镇上开了店铺,还有大户人家亲自找上门来送钱,谁看了都眼红。

  临远山在决定做豆腐生意的时候,他就料想到了这一点,只是没想到村民的流言蜚语会来得这么快,更没想到豆腐生意会这么好,但就算他有心想帮助族里的人,也要先能养活一家十五口才行。

  最终,他还是先留下了临大山、临虎、孙氏、马氏和赵氏五个人,讲明,一天给他们十五文钱。

  临大山在别人家打短工一天是十文钱,老临家多给五文,他很是感激,干起活来也卖力。临虎就更别说,他死活不要工钱,磨起黄豆来一个顶上三个人。

  孙氏、马氏和赵氏三个女人也是给十五文,她们三个也是不要工钱,还说给钱就见外了,但架不住叶氏和穆氏,只得有些羞臊地答应下来。

  从下半晌到第二天清晨,老临家做豆腐的声音就没有停下来,而且没等做好的豆腐出了老临家的门,福安镇上的那些大户人家的管家或小厮就亲自拿着钱上了门来取豆腐,为首的就是李府的二管家。

  虽说不用去福安镇上送豆腐,这给老临家省了不少事,但这样的大阵仗却也在临家村炸开了锅,昨天还有些犹豫的村民,今天一大早都聚在了族长家。

  “族长,这豆腐方子说到底是咱们临氏一族老祖宗给的,不能只让远山叔一家占了便宜!”曹氏的丈夫临旺财斜着眼睛不满地说道。

  “就是呀,族长!咱们村现在可都快揭不开锅了,远山叔一家拿着咱们老祖宗的方子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这也没把您这族长放在眼里不是!”曹氏冷哼着说道。

  “族长,这豆腐方子就算是远山叔家的,可他家生意大了总要雇人的,我可听说,他给大山兄弟和虎子兄弟一天十五文工钱,就是孙大嫂几人也是十五文。您看,能不能您和远山叔说说,让咱们村的人都去他家干活!”一个看起来有些老实的村民说道。

  “是呀,族长,咱们不是没良心的人,只要能去远山叔家干活就行!”

  “对对,咱们只想凭力气吃饭,希望远山叔能赏一口饭吃!”

  ……

  族长临仁义也不是没想法的人,可他想着老临家这豆腐生意才做了两天,村里的人就眼巴巴地盯上他们家了,自己这时候去找临远山,无论是为了什么,都显得他这族长有些仗势欺人的感觉。

  不过,他也实在被村里那些不安分和眼红老临家的人烦透了,晚上就和村里的几位族老一起到了老临家。

  临仁义和几位族老到的时候,老临家的人正在吃饭。撤下饭菜,他们开始谈起了正事。

  其实,就算族长、族老不来找临远山,他也是要去找他们的,早晨在族长家发生的事情,老临家的人都知道了。

  好在一家人都从愤怒、不甘等不良情绪中稳定下来,此时面对族长、族老都是一脸平静。

  “远山,咱们临氏一族虽说不是什么大族,可千百年来也都是仁厚一族,族人之间也都是和睦相处,要不是灾荒年月,大家日子过得苦,咱们几个也不会厚着脸皮来求你!”一开始,临仁义就把姿态放得很低。

  几位族老也都表示,他们此次来老临家也是迫不得己,村民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想让他们帮忙找个活路。

  “族长,族老,我临远山不是那忘恩负义之徒,其实就算你们不来,我也打算去找你们。一开始,我是没想到这豆腐真能做出来赚钱,如今豆腐也做出来,也有人愿意买,我这心里算是踏实了一些。”临远山毕竟知书明理,他的眼光与见识自然和村里的很多人不一样,更何况,今天临青溪几句无意的话让老临家的人都想了很多。

  “族长大伯,族老大伯,这豆腐方子咱家愿意拿出来给族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八个字我临忠国还记得。”临忠国坐在轮椅上高声说道。

  临仁义和几位族老没想到老临家愿意拿出这豆腐方子,他们来的目的其实就是想帮几个想在他们家干活的村民讲讲情而已。

  临青飞早把几人的心思猜出来了,虽然他并不是很同意临远山和临忠国的主意,但就像临青溪说的那样,村民们一开始的羡慕和友善会因为嫉妒而变,很可能会给自己家找麻烦,与其日防夜防,不如给他们一颗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