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9章(1 / 2)





  神医说的话,有时候比圣旨还管用,所以很多人都抱着有些忐忑的心尝了尝,但是没想到,福寿螺用了辣椒之后,会那么好吃,就连一品香推出辣煮福寿螺之后,也一时有些供不应求。

  “溪丫头,这辣煮福寿螺很多人来买着吃,因为它不但便宜味道还好,再加上神医都说了吃了熟透的福寿螺会没事,可是这后院的福寿螺快没有了。”穆月萱在一品香见到临青溪之后,就赶紧对她说道。

  “月萱姐,待会儿还会有人给你送福寿螺来的,水田里倒是福寿螺多得很,可是我人手不够,那些福寿螺就是日夜不停手地去抓,一时也抓不完,虽然现在我想了一些办法去除掉它们,但水田里还是有很多。”临青溪也是有烦心事。

  “溪丫头,大宝、小宝这两个孩子闲在家里也没事,他们两个调皮得很,平时就喜欢下河摸鱼,上树掏鸟,你让他们帮你去水田里摸福寿螺,也帮我省点心。”穆月萱笑着说道。

  穆月萱的话给临青溪提了醒,也许她可以召集一些孩子帮她下田摸福寿螺,反正现在也不存在童工之说,而且她还可以给他们钱。

  “月萱姐,谢谢你,我想到办法了,待会儿你就让表姐夫把大宝和小宝接过来送到丽水湾,我带他们一起摸福寿螺,另外,你再让表姐夫问问你们村里人,有没有孩子愿意跟着大宝、小宝一起来的,我给他们发雨靴,每个孩子摸一袋福寿螺,我给他们一文钱,袋子大小我让表姐夫拿一个回去给他们看。”临青溪赶紧让跟着的海桐去附近的布庄买一个一尺长的小布袋,然后交给了穆月萱的丈夫。

  之后,临青溪又回到了纳园和绣园,也对所有女工说了同样的话,让她们同村的派一个人回去就行,看村里有没有孩子愿意来帮忙捉福寿螺,一袋子是一文钱,袋子也让她们都拿了回去。

  两天之后,丽水湾和北山湾的水田里就出现了很多欢快的小孩子身影,他们喜气洋洋地在水田里弯下腰,顺着稻秧的根部摸着福寿螺,而且因为有钱拿,所以他们摸福寿螺的动作很快,有的男孩子一天就摸了一百多袋,挣了一百多文大钱。

  后来,听到临青溪招收孩子摸福寿螺的事情,很多孩子也都来了丽水湾和北山湾,不用签什么契约文书,只要他们保证不踩坏秧苗,多摸福寿螺,临青溪就会给他们发雨靴和布袋,当天就给他们结账。

  至于捉回来的福寿螺,临青溪一部分送到了迎仙酒楼,一部分送到了一品香,一部分就在府城的菜市场当场售卖生的福寿螺,而且价格很便宜。

  没出半个月,水田的福寿螺就开始大幅度减少,而且因为水田里还养着鱼,所以水稻的长势也越来越好。

  进入九月、十月,云州这边就很少下雨,而且光照时间开始变强,临青溪有预感,她的水稻将会迎来一个大丰收。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女来袭(上)

  十月末,云州这边的天气还算暖和,但是临青溪听卫玄说,楚国极北的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下雪了。

  陆志明租借走的那些麦种原本在八九月的时候就应该还给临青溪,但是因为楚国南方遭灾,国库原有的存粮又变成了军粮。

  所以,陆志明只得将归还的期限再缓一年,将所有百姓还回来的粮食直接从云州运送到了受灾的地方。

  好在,临青溪还有屏陵县的粮食可以用来周转,倒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她在临家村的那几千亩地里依然长满杂草。

  最初,临远山和临家村的人见到临青溪几千亩地都荒着,甚至上面还长满草,就想帮他除草,这时候临青溪告诉他们,那些并不是普通的杂草,而是用来增肥的特殊的草,在半信半疑中,有几家也跟着临青溪学了起来。

  吴楚两国都已经出现仿制千层底布鞋的商贩,因为这个时候是没有“商标法”的,而临青溪又不主张使用暴力,所以楚国这边的仿冒商,临青溪没有花费时间追究。

  吴国那边就有些不一样了,辛漠阳让寒霄全都肃清了一遍,而且直接发告示,千层底的布鞋和湘绣的衣服、鞋子,只有寒家可以售卖,真的算是“垄断经营”。

  将近大半年的时间,临家村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村民家的房屋都重新修葺了一遍,有的还盖了新房。

  临青溪的溪园又扩大了一倍,在原有的基础上加盖了两进院子,每进院子也都变成了二层小楼,居住的地方也都发生了变化。

  另外,溪园还单独盖了几间大仓库,每间仓库都有专人看守。

  临青溪单独住在溪园最后的一进院子里,里面有客厅,客厅两边是厢房,海桐和海蓝分别住在东厢房和西厢房,临青溪住在二楼,上面有她的卧室、书房、小客厅、茶室还有专门的洗漱间。

  茉莉、蔷薇、木槿、铃兰和水仙、海棠、芙蓉、含笑八个人分别住在临青溪前面的院子的楼上和楼下,她们住的院子都是带一个小偏厅的厢房。

  现在,八个人已经被外人默认为临青溪身边的“八大管事”,她们也是临青溪的左膀右臂。

  最前面的两进院子,一进住着溪园所有的女仆人,一进住着溪园的男仆人,香絮和彤笙已经搬到老临家祖宅去住。

  老临家的祖宅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四进的大院落,每一进院落中都有两个单独的小院,这是临远山和临忠国为老临家的六兄弟准备的。

  最前面的大院落除了住着临远山、叶氏、临忠国和穆氏、临青溪,还有香絮和彤笙,淮氏偶尔也会来住。

  至于卫玄、辛漠阳、董鹰等人则住进了重新修盖的医馆里,和景修成为了真正的“近邻”。

  纳园、绣园还有新盖起来的酒园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一倍,虽然人数没有增加,但却并不显得空旷。

  临青溪还让人在所有的园子里都种上了花草树木,放上了莲花池缸,里面栽上了水莲和养了小鱼,看起来赏心悦目又清新自然。

  水稻就剩下最后收割的事情,临青溪让手底下的人各司其职,她自己也没有闲着。寒霄从吴国不但带来了很多水鸭,还给她带来了很多的鸡蛋。

  “寒霄,真是太谢谢你了,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很重要。”临青溪看到从马车上卸下来的水鸭、鸡和成筐的鸡蛋高兴地说道。

  “青溪姑娘,您别谢我,要谢就谢我家公子,是他飞鸽传书给我,说姑娘你想要很多这些家禽。”寒霄笑着说道。

  吴国家禽家畜比楚国要多得多,但就算多,在极短的时间里要找到临青溪所要的大量水鸭也是有难度的,好在寒霄路子广,这次给临青溪带来了二百多只的水鸭。

  还有,辛漠阳说临青溪的溪园一直在攒鸡蛋,自己都不舍得吃,他就让寒霄多从吴国弄一些鸡蛋过来。

  可是,很多鸡蛋在来的路上就发臭了,好在除了两百多只的水鸭,他还给临青溪带来了一百多只的鸡,里面有公鸡也有母鸡,那些母鸡下的蛋他就让人攒了下来。

  辛漠阳这件事情办得太漂亮了,临青溪默默在心里给他记一大功,想着以后一定加倍还给他。

  临青溪赶紧让临青木带人给她做一种长方形的木框,然后让纳园的几个女工帮她缝了很多木棉被,除此之外,她用防水油布做了很多热水袋。

  之后,她让人把做好的木框子放在育苗屋的炕床上,然后在框底铺上了软布,并将高温水袋放入了木框四周,之后用特制的蛋盘放上她亲自挑选出来的种蛋,加上溪园原有的种蛋,一共有一千两百多个种蛋。

  最后,盖上厚厚的木棉被,自己亲自守在木框旁调节木框里的温度,因为没有准确的温度计,临青溪就用自己的身体去感知。

  以前她在家里亲自用这种温水袋外加棉被的方式孵化过小鸡,凭着感觉掌握温度不是特别难,前几天,她让蛋温保持比身体温度稍高一些,而到了十八天后,她开始给种蛋降温,保持比身体温度稍高一点点。

  这天,临念水和临念雨见临青溪用木棍把捂着鸡蛋很多天的棉被都支了起来,他们两个就有些好奇。

  “小姑姑,这蛋里真的会出现小鸡吗?”临念水走到临青溪的面前小声地问道,唯恐吵到里面正在休息的蛋宝宝。

  “会呀,它们很快就出来了!”临青溪这几天见两个小侄子这么好奇孵小鸡的事情,就给他们讲了有关鸡蛋和蛋宝宝的故事。

  “那小姑姑为什么把被子撑开呢,这样蛋宝宝不会觉得冷吗?”临青溪之前告诉临念雨,只有足够温暖小鸡宝宝才会从蛋壳里出来。

  “因为小鸡宝宝很快就出来了,如果太热它们就不想出来了,所以要给它们降降温。”临青溪拉着临念雨和临念水走了出来。